法官张国华,带着速效救心丸开庭。
人物:张国华
职务:银川市金凤区法院法官
“张法官,怎么了?”
“刚吃了速效救心丸,应该一会儿就没事了。”庭审刚刚结束,银川市金凤区法院审判法庭书记员发现法官张国华趴倒在审判台上。
当天上午,张国华开庭主审了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,庭审长达3个小时。下午,他又根据立案排期确定的时间继续开庭,连续3个庭审后突感身体不适,服药后才渐渐好转。2017年,33岁的张国华被确诊患有冠心病,劳累、睡眠不好时心绞痛就会发作,从此速效救心丸不离身。
2017年10月,张国华从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法院选调至金凤区法院。法院“案多人少”矛盾十分突出,看着从院领导到一线法官,大家都全身心地投入办案,张国华从不适应到迅速调整,一头扎进了案件的海洋中。入额前,作为法官助理,张国华主动帮助其他审判员草拟判决书80余件。入额后,他担任建设工程类案件专业合议庭主审法官,这类案件相对其他民事案件更为复杂,晚上、周末都忙于加班,根本没有时间回到位于大武口的家中。一个月后,张国华回到家,2岁的女儿不肯叫他“爸爸”。
“简案快办,难案精办”。在案件复杂繁多的情况下,张国华努力提速、保质、增效,积极学习,不断更新知识储备。他注重互帮互助、团结协作,通过“学法讲堂”和法官
专业会议,与同事们一起学习讨论进步提高。庭室里女同事多,张国华常常主动顶班搭手帮助,解决她们的实际困难。2018年至今,张国华收案549件,结案394件。
本报首席记者 张怀民 文/图